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董勤

董勤.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7): 1266-12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07.052
引用本文: 董勤.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7): 1266-1268.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07.052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07.052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587.1;R473.58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探索中医临床护理中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经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临床检查确诊的9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作2组,其中对照组45例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45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护理措施。对患者均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分析糖尿病负性情绪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时负性情绪变化及糖尿病酮症、低血糖、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神经病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55.56%)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SAS评分[(41.36±3.34)分]、SDS评分[(40.56±4.43)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显著减少(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采用“治病防变、癒后防复”治未病理论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且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防治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觉醒认识和共同参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此方面具有的重要实际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探讨。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4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11-2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8-0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