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超声造影在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张文智 杨高怡 裴宇 徐建平

张文智, 杨高怡, 裴宇, 徐建平. 超声造影在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7): 1193-11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2
引用本文: 张文智, 杨高怡, 裴宇, 徐建平. 超声造影在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7): 1193-11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2
ZHANG Wen-zhi, YANG Gao-yi, PEI Yu, XU Jian-ping. Rol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biopsy for tuberculous abscess of the abdominal walls[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16, 14(7): 1193-11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2
Citation: ZHANG Wen-zhi, YANG Gao-yi, PEI Yu, XU Jian-ping. Rol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biopsy for tuberculous abscess of the abdominal walls[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16, 14(7): 1193-1195.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2

超声造影在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7.042
基金项目: 

杭州科技计划发展项目(20120633B10)

浙江省医药卫生计划项目(2014KYA183)

浙江省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3A39)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杨高怡,E-mail:yanggaoyi@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445.1;R656.3

Rol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biopsy for tuberculous abscess of the abdominal walls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应用于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术,对提高穿刺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因腹壁肿块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科住院的患者66例,男性24例,女性42例,分为2组,A组23例,男性8例,女性15例,为2013年9月—2014年2月住院的腹壁肿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B组43例,男性16例,女性27例,为2014年2月—2015年11月住院的腹壁肿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首先行腹壁肿块超声造影,根据超声造影选择穿刺活检区,并确定取材目标区:①腹壁肿块部分增强型取造影剂充填的增强区+小部分无增强区;②肿块完全增强型取造影剂增强区。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组23例患者:转移性癌1例,血肿1例,余为腹壁结核,活检取材完整率为47.8%(11/23),病理结果的阳性率为82.6%(19/23);B组43例患者:转移性癌2例,腹壁皮脂腺囊肿伴感染1例,余为腹壁结核,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提示腹壁肿块全增强型8例,腹壁肿块部分增强型35例,活检取材完整率为90.7%(39/43),病理诊断阳性率为100%(43/43),B组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较A组明显提高,χ2值分别为15.00及5.20,P均<0.05。 结论 超声造影应用于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穿刺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3
  • HTML全文浏览量:  4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11-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8-0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