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湿、热证候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 临床选择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77年制定的原发性痛风分类标准并处于急性期的痛风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27例,西药组25例,中药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1例,西药对照均为男性。2组均予低嘌呤饮食,中药治疗组予“清热利湿方”(忍冬藤30 g、威灵仙15 g、元胡10 g、土茯苓30 g、绵萆薢15 g、炒白术12 g、车前草15 g、虎杖15 g、秦艽9 g、葎草15 g)加减,每日1剂,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7.5 mg/次,1次/d,餐后口服,疼痛严重者每次7.5 mg,2次/d,总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参照痛风基本病机“湿、热”量化表观察记录2组患者中医湿、热证候积分及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和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采用中、西药治疗后2组患者“湿、热”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轻,其中热象变化明显(
P<0.001),中、西组治疗后“湿、热”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西药组治疗疗效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清热利湿方对急性痛风患者“湿、热”证候均有明显的影响,其治疗急性痛风疗效与美洛昔康片相当,且副作用少。